首页

冷柔女皇

时间:2025-05-25 21:23:10 作者:闽南百年龙舟钉造技艺焕新生 浏览量:77111

  (观察者网讯)今天(9月29日)起,中秋、国庆双节8日长假正式开启。从昨天开始,许多人的社交媒体就已经被到处都是“人从众”的景象给刷屏了。

  有分析认为,假期首日的火爆,坐实了今年“十一”是近五年最火黄金周的事实。另据《钱江晚报》29日报道,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预计,“中秋国庆假期,会有9亿左右的人出游”。

  此前,全国多地预计本次“双节”期间游客接待量将创下新高,其中北京被认为是热度最高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城市。出乎意料的是,在公路方面,南方城市拥堵程度超过北上一线城市,凸显节假热度。

  除此之外,杭州也因“亚运热”受到关注,部分本地人假期首日悠闲出行,却遇到外地大客流,最终决定打道回府。有人呼吁,“本地人让一让,先把景区让给外地游客”。

  首日出行数据出炉!最堵的城市是这里?

  “光是从(上海)市区回崇明岛,就开了18.5个小时!”29日,有上海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反映,自己提前一天出发,却在高速上从中午一直堵到第二天早晨。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长达8天,且与杭州亚运会赛事后半程高度重叠,公众探亲流、旅游流、观赛流交织,不论是从铁路还是民航机场的情况来看,出行需求皆暴增。交通运输部此前预计,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公路流量可能突破历史最高值。

  据央视新闻,交通运输部29日下午披露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6320.5万人次,环比增长20.1%,比2022年同期(国庆假期首日)增长53.2%。

  其中,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020万人次,环比增长24.8%,比2022年同期增长108.2%;公路预计发送旅客4002.5万人次,环比增长18.8%,比2022年同期增长32.9%;水路预计发送旅客81万人次,环比增长40.7%,比2022年同期增长48.2%;民航预计发送旅客217万人次,环比持平,比2022年同期增长143.4%。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流量约6600万辆次,环比增长48.8%,比2022年同期增长43.5%。

  不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9日晚间表示,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全国主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截至29日18时,全国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交通逐步恢复正常,部分节点路段仍车多缓行,未接报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据悉,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车辆密度大的区域、热门旅游城市高速公路出城方向及旅游景区、亚运承办城市周边道路交通流量明显增加。从交管局监测的71条高速公路500个重要节点流量看,28日18时至29日18时,流量环比前日上升53.87%,同比去年上升37.38%,同比2021年上升13.83%。

  交管局同时提醒,预计30日,全国仍将处于交通出行高峰,特别是随着中长途自驾车流逐步到达目的地,一些过江通道、省界通道热门景区景点周边,车流将持续在高峰运行。

  另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明日四川东部、重庆、贵州北部、陕西南部、湖北大部、河南中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河南东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有大雾天气。

9月29日, 中秋国庆假期第一天,上海虹桥火车站内客流如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国“聪明人”都提前出发了,这个“堵局”究竟堵成啥样?意外的是,北上广深并非全国最堵。

  29日晚,百度地图发布交通出行大数据。数据显示,城市拥堵方面,广东肇庆、清远位居全国前二,拥堵指数均破3。这意味着同样的路程,需要比平时超3倍时间才能通过,显示出大湾区节假通勤的交通压力。而陕西西安,也凭借2.5的拥堵指数,成为北方当前拥堵城市代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拥堵程度并未进入全国前十。

  高速拥堵方面,十大高速路段拥堵排名多集中在广东、江苏、安徽等南方地区。其中,广东甬莞高速位居全国第一,拥堵里程超55公里,平均时速降至7公里。这代表着,路况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走完此拥堵路段预计将超七小时。

  交通枢纽方面,出现普遍“人从众”景象。广州南站、成都东站与深圳北站客流指数最高,远超全国火车站平均水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今日客流量最大,位居全国机场客流第一,上海虹桥、浦东国际机场紧随其后。

  先把景区让给外地游客?多地预测游客量远超2019年同期

  有的人还在路上,但有些人已经到达景点。

  据潮新闻报道,长假第一天上午,杭州人陈先生打算去趟灵隐飞来峰景区。经过1个小时的骑行,等他上午11点半到灵隐景区附近时,他又马上改变了计划:“人气太旺了,我们杭州人还是先让一让,先把景区让给外地游客吧。”

  陈先生透露,北高峰索道排队的地方人也蛮多的,“不过秩序都还不错的”。灵隐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流量比较大,但整体都相对有序,检票处通过两侧的“回”字形铁马,逐步缓减主入口的人流;进去后,主通道也用铁马进行了分流。

  据澎湃新闻报道,此前,多地预计本次“双节”期间游客接待量将创下新高。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6日介绍,根据在线平台预定预测数据,“双节”假日,北京为热度最高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市“双节”期间预计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0.8%,比2019年同期增长21.9%,景区接待总量将远超2019年总体水平。

  同在26日,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到成都街头走一走”2023年中秋国庆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通过综合线上产品预订、交通客流等数据研判,预计今年中秋国庆成都接待国内游客将超过2500万人次,将创下“黄金周”游客接待量的新高。

  此外,辽宁大连日前召开的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中秋国庆假期,全市预计接待游客约670万人次,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约1.8倍,将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约1.6倍。辽宁锦州市文旅广电局也表示,根据对公路、铁路出行数据的分析,结合“五一”假期锦州火热的旅游数据,预计“双节”假期,锦州接待游客量将接近300万,同比增长280%,再创历史新高。

  据北京日报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北京市属11家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30.82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加48.6%,比2019年增加57.2%。游客量排名前三位的是颐和园6.41万人次、天坛5.16万人次、北京动物园3.42万人次。

  报道称,各大公园近10万平方米的花卉布展和丰富多彩的中秋文化活动成为游园亮点,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猜灯谜、看非遗、赏菊展,假期第一天,香山公园、陶然亭公园、玉渊潭公园等以传统文化为契机打造的特色活动让众多游客驻足参与。

9月29日,中秋节,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第六届中国·北京汉服节开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上海,外滩区域游客熙熙攘攘,武警的拉链式人墙如约而至。据@西部决策 ,假期首日,南京路步行街游客众多,为保障游客安全和道路顺畅,武警战士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组成拉链式“人墙”,用自己的身体筑成一道安全屏障,引导游客们安全有序地走过斑马线,有效疏导了人流车流。

  29日傍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透露,中秋国庆假日第一天,本市文旅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截至发稿,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中秋国庆假日第一天本市共接待游客346.31万人次,同比增长13.12%。

9月29日,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国旗飘扬,游客欢度佳节,热情高涨 图片来源:东方IC

  据澎湃新闻,“双节”期间,沪上每日文化活动安排不断,游客将有机会看到1场来自国家图书馆的创“艺”展览,2场分别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重量级大咖讲座,4个主题缤纷的亲子工作坊,以及20+文创美学品牌、国潮文创、非遗技艺。

  假期首日,广东旅游市场热度在持续攀升。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测算,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第一天(9月29日),全省纳入监测的150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168.0万人次,同比增长62.6%,较2019年增长2.25%;全省4A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47.8万人次,同比增长39.9%。

  另据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8日发布消息,泰山景区假期前五天(9月29日至10月3日)夜间时段的门票预约已满。泰安市方面提醒游客及早实名预约其他时段的门票,并科学设置心理预期,提前做好宾馆预订、出行攻略,多方获取恶劣天气、暂停售票、分流疏导等预警预报信息。

  客流“两头高、中间低”,建议错峰出行

  百度地图日前发布的《2023年十一假期出行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今年十一人口迁徙热度将成为近年最高。数据显示,2023年十一假期人口迁徙预计总量较2022年涨幅超过200%,全民出行热情恢复显著。

  来自国铁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此次小长假热度非常。94.9%的受访对象假期出游意愿为非常强烈或比较强烈,较此前监测的“五一”出游意愿比例(97.3%)略有下降。“中秋国庆假期是旅客出游的黄金时段,民航出行需求旺盛,根据预测,今年中秋国庆游热度可以说会只增不减。”航旅纵横行业发展总监赵楠表示。

  据财联社报道,有旅客表示,自己临时来上海办事,没想到28日、29日回江苏常州的高铁和火车票全都没了,抢票难度堪比春运。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9月26日时看到9月29日出发的北京-三亚、上海-长沙,上海-昆明等多条航线,经济舱机票价格也已升至全价,北京-大理9月29日航线经济舱已售罄,9月30日仅剩全价公务舱。

  不过,上游新闻指出,由于目的地冷热不均、临行退订、交通工具逆流返空等诸多原因,随着假期的到来,部分城市机票价格出现大跳水。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前段时间曾掀起预订热,租车、机票、酒店、景区门票等产品,预订量是去年同期5倍以上,机票、酒店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一张机票动辄一两千,酒店价格也是翻了番地涨。但到节前,机票价格又有了大幅降低。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此前预测,“双节”客流分布整体预计将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出程客流集中度较返程客流集中度更高,预计公路出行最高峰将出现在9月29日前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路网流量较大。中长距离出行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预计省际、市际出行或将超70%。

  根据北京市政府26日发布的数据,预计10月1日-3日为景区接待游客高峰期,每天超过320万人次,接待高峰日为10月2日将达到340万人次。根据百度地图《2023年十一假期出行预测报告》,假期第四天开始,预计返程车流增多,10月2日、10月3日将出现返程的全国高速拥堵高峰。有媒体建议,若想避开价格高峰,游客可以选择10月2日、3日错峰出行,均价较高峰日便宜20%至30%。

点击进入专题: 2023中秋国庆双节黄金周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东西问丨瑞士前驻华外交官贺彼得:汉字“仁”代表了怎样的人权观?

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把脉点题、定向指引的江苏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十分关注、寄予厚望,每次到江苏考察都对江苏文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2017年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2020年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随后在南京主持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又首次提出了“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的重大要求;2023年7月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光荣使命;2023年12月在返京途中考察江苏盐城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彰显着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邃思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江苏的具体化;是新时代江苏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实践的思想指引,更是江苏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中甲:辽宁铁人队2比1胜延边龙鼎队

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苏某珍等4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且均系最高检、全国妇联深化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 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中明确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受到违法犯罪侵害致死,承担养育未成年子女、赡养老人义务”的农村困难妇女,属于检察机关重点救助对象,决定予以司法救助。2023年中秋节前,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司法救助金公开发放座谈会,邀请县人大、县委政法委和市人大代表、办案民警及被救助人所在镇、村代表参加,向4名被救助人公开发放司法救助资金。为进一步提升司法救助效果,洛川县人民检察院积极会同县妇联,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多元综合帮扶:一是聘请心理专家疏导安抚被救助人及其家属情绪,帮助其恢复生活信心;二是定期回访被救助人家庭,跟进了解其被救助后生产、生活情况;三是协调民政、教育等部门开展后续帮扶,确保低保、学费减免补助、医疗保障等政策落实情况。

公安部:各地迎返程高峰,全国主干公路交通流量呈高位运行态势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六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以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中部六省考察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中部地区崛起把脉定向。

《2024全球独角兽榜》发布 大湾区70家企业登榜

8月5日,菲律宾派出两艘执行补给任务的补给船和海警船前往仁爱礁,中国海警船进行了理性克制的执法劝阻。随后,菲方召见我驻菲大使,并抗议中国海警使用水炮,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南海仲裁案”结果。

“桥”见新时代广电全媒体行动在武汉启动

如今,乐昌黄金柰李不仅作为水果进行销售,还延伸出了一条深加工产业链,开发了以果汁、果脯、果糕、冻干等为主的系列产品。金黄的柰李串起了产业链条,以提升黄金柰李附加值的方式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